走進位於石門老梅國小的「愛梅小棧」
定會發現
這的風箏,從最基本的菱形、五角形、蝴蝶風箏,甚至是看起來僅有骨幹的多邊形鏤空、三角柱體等都有
與一般時下的認知截然不同
後來才知,所謂的風箏
基本上,只要具備有固定形狀、適當的風阻、適當的提線點三要素,就可以
沒有一定的形狀和模樣
端賴製作者的創意發揮,使用的素材
從廢報紙、宣紙、塑膠沒有皮的竹籤、碳桿等,只要想像得到都可以加以運用
從民國92年一頭投入風箏的世界後,至今,蔡信義所製作過的風箏數量至少上千,而一般人最感到難以駕馭的鬥風箏,他也能操控得游刃有餘
一般人所認知的風箏,是有著長長的飄帶
除了美觀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穩定、控制風箏的方向
因此,這類風箏發展的形狀、顏色、外型都很多變,也是現在每年石門風箏節的主角
反觀鬥風箏,其造型則是相對單調,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競賽,以快速旋轉的方式切斷「對手」的風箏,所以通常沒有飄帶,形狀也較固定
蔡信義說,風箏的世界不僅有趣,並且會隨地域的發展,各國文化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特色的風箏
像是台灣農村社會裡常用的陶甕,因此發展出的甕形風箏,即在94年時被國際認定為台灣的傳統風箏
而帶有華麗龍頭的風箏即被公認是中國傳統風箏,至於鬥風箏,在中東國家甚至會在繫繩上黏貼尖銳玻璃
目的就是快速與「對手」決勝負,這一點也和其民族性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