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麻患者丨林芳瑾基金會

今早,照例運動回來後

去信箱拿信,抽出張卡片

翻出的當下

歷歷的往事一幕幕浮現…….

已經數不清寫過多少書

採訪過的人即使沒有上千

總也有數百人之多

坦白說,真正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記憶力不好是主要原因

而且,很多時候,工作一來

心就分掉了

有限的腦袋也容不下那麼多東西

但,去年所寫的林芳瑾基金會一書

卻讓我記憶非常深刻

夜深人靜時,常不自覺想起

除了基金會本身所做的事

採訪時的點點滴滴時常縈繞心頭

採訪過無數的人

我始終謹記,看著對方雙眼說話是基本禮貌

但,第一次,因為基金會採訪腦麻患者

我竟不敢看他們的雙眼…..

扭曲的表情,說話無法控制的五官底下

卻是與正常人無異的頭腦

我採訪的其中一位,還是位畢業自輔大法律系的人

卻因為腦麻,他只能在捷運站出口賣口香糖

而且,無法控制說話

採訪時,還必須由另一位症狀較輕微的朋友幫忙翻譯

點點滴滴,都讓我深深震撼著

我不敢看他

不敢迎上他的目光

採訪後,那一天我的心情非常低落

甚至幾度落淚

而林子期則是小腦萎縮

看著他高大的身軀,俊逸的外表

心情亦是備受衝擊

但,不管是哪一個,都像是開啟了我人生的另一扇門

從他們身上看到的樂觀,展現的強韌生命力

感動,已經不足以形容

而林芳瑾基金會所作的一切

亦讓我感佩,甚至,可以說是影響我人生的重要契機

林芳瑾基金會的創辦人是林昭元先生

他是嘉義新港地區的聞人,也是事業有成的企業家

採礦、養殖、房地產等均有涉獵,也有所得

其子女,相當然爾名下也有眾多財產

林芳瑾是他其中的一位子女驟然離世帶給他們一家很大的傷痛

多達數千萬的錢一下子面臨了「該怎麼辦?」的狀況

毅然捐贈出去,成立基金會

是最後他們一家子的決定

但,成立基金會容易,怎麼管理又是另一件難題

在書中,我曾寫到這麼一件事

民國102年年初,林昭元過世前,曾在一次深夜

林芳寬(現任執行長)的對談中,父親認真問她

需要留下什麼給她時,她的回答讓父親怔忪了好久。

『我說,我想要基金會就好。』林芳寬說得輕柔、笑得淡然。

『可是,要經營基金會不容易耶,要花很多錢。』林昭元一愣。

『沒關係,我不知道如何賺錢,但至少我清楚怎麼花錢。』

這一段對話,如果落在不知情的人耳中,或許會驚訝

但,熟悉林芳寬的人卻是忍不住心疼

在企業界,林昭元是知名商人

照理該像許多企業名人第二代一樣

林芳寬應該也是從小過著優渥的千金小姐日子

但,從我採訪基金會以來

上門拜訪,她若在,常常是她輕聲細語上前招呼開門

到中午時,再柔柔地說,一起用餐吧,今天有家裡種的地瓜,菜,也是園裡拔的

然後,和基金會的幾位成員

大家圍在一起聊天說笑用餐

其實多年來,我一直有怪癖

不喜歡和受訪者一起吃飯

可是我卻愛極了和他們一起用餐的感覺

時常懷念著

也常常想起基金會的人…….